笔趣阁 - 都市小说 -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在线阅读 -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第121节

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第121节

    徐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,所以李信东被抢走的不止是手机和自行车,就连带去报名的一千五百块的学费也被抢了啊!这得送多少外卖、抓多少跳跳鱼才凑到的钱啊!

    “距离开学也就一周多的时间,等开学后不管是送外卖还是抓跳跳鱼都没时间了,你生活费够不够?”徐安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够的。”李信东依旧没有停下手上的活计,头也不回地回答道:“开学前这段时间,送外卖还能赚个四五百块;这些天跳跳鱼都是四十块一斤,一天能抓到三四斤,一天能挣一百多块;等到开学的时候,应该能有一千四五百块左右,省着点过一学期没问题的。”

    说罢,李信东故作轻松地说道:“学校饭堂的伙食你也知道,两三块钱一份饭,一个月伙食费也就两三百块。”

    见李信东都盘算好了,徐安也没有多说什么,说了一句‘到岸边歇会’之后,一步一个脚印费劲地朝岸边走去。这淤泥虽然不深,但吸力还是挺强的,走起来非常费劲。

    坐在马路边上,从鱼篓中拿出一个矿泉水瓶,在衣服干净处擦了擦手,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凉白开,瞬间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。

    跳跳鱼价格虽然高,但这活计一般人可干不来。论力气,徐安不比这滩涂上任何一人差,但抓跳跳鱼讲究的不单单是力气,还有耐心耐力以及腰部力量啊!未经锻炼的徐安,怎么会是他们的对手呢。

    坐了一会缓过气来,徐安开始东张西望观察这片滩涂。

    滩涂上捕抓跳跳鱼的人不少,放眼看去近处就能看到十几人,远一点的地方人更多。视线在滩涂上忙碌着的人群身上扫来扫去的时候,徐安忽然注意到五个一直站着聊天的黑影。定睛看去,那五道身影,怎么越看越像余教授跟他那四名学生呢?

    余教授昨天下午采样后,就拿去海市航海学院帮忙分析。但分析结果没这么快出来,今天早上在酒店待了一上午,吃过午饭后觉得实在是待不下去了,就叫上学生一块来到滩涂这里继续考察。

    没有乌泱泱的人群跟着,他们行动起来也自在了一些,观察到东西也比昨天更多。在滩涂上转悠了一个多小时,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。

    像靠近岸边马路那里的滩涂,生物少一些是很正常的事情,毕竟人多车多噪音大;中间这一片滩涂生物出没的痕迹和数量很正常,基本上大部分出海的人都是在这片滩涂上寻找着跳跳鱼、泥虫;但越往南走生物活动的痕迹便越少,现在他们站着的这里,只能看到一些小螃蟹飞快地路过,看那架势,都不愿意多停留一秒的。

    余教授弯腰抓起一把淤泥凑到鼻子下面闻了闻,除了淤泥那刺鼻臭味以及腥味之外,似乎还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味道夹杂其中;但将淤泥一点点捻开,认真观察后,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地方。

    这就奇了怪了。

    “阿星,你对这边的滩涂采个样,回头分析看看这是什么情况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。”余教授将手上的淤泥扔回到滩涂上,扭头跟一旁背着双肩包的学生说道。

    “是,老师。”名为阿星的学生飞快地从背包中取出各种采样工具,对这片滩涂的方方面面进行着采样。

    “老师,你觉得这边的滩涂怎么样,我们那个课题能不能在这边开展?”另一名学生凑了过来,好奇地问道。他对这片滩涂很是满意,这片滩涂很原始,没有经过什么开发和破坏,稍微修整一下就能成为上好的海产品养殖用田。

    “不着急,等分析结果出来之后再看吧。”余教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,但他脸上那满是喜悦的表情将他的心思透露得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走访考察了那么多省市,比这要好滩涂也不是没见过。但价格低、面积大、未经开发等等因素组合起来之后,能满足自己需求却不多,前海镇这片滩涂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。

    自己也跟徐家村的村长谈好了,如果这边滩涂采样分析结果满足自己需求的话,自己就申请一笔研究经费,算是跟他们一块凑钱租下这片滩涂。到时候徐家村会让自己先选一块区域作为研究用地,唯一的条件就是自己在研究之余,可以指导指导他们怎么养殖,提醒一下他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就行。

    看起来是不是觉得余教授这边有些吃亏,但余教授这么多年的亲身经验清楚地了解到一件事,没有地头蛇带着,自己想要在这里做长期研究无疑是痴人说梦。别的不说,来几个啥都不怕的地痞流氓就足够让人头疼了。

    余教授有一名朋友是搞农业研究的,辛辛苦苦大半年,眼看着作物就要收获了。结果就一晚上的功夫,连根都被挖没了。后面报警找到肇事者之后发现是一群地痞流氓干的,他们也不是想吃,就是路过的时候看到长得好,再听说这是个外地人搞的,就肆无忌惮地下手了……

    被逮捕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还嬉皮笑脸地讨论着这回要蹲多久,一副以蹲过局子、且蹲的时间越久越是荣耀的模样。

    从此以后,那个朋友再去什么地方搞什么研究第一时间就是想办法将地圈起来,然后跟附近的村民和当地政府搞好关系,让他们帮忙约束一下这些二流子。后续也发生过几次小偷小摸的事,但全军覆没这种事情没有再发生过了。

    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自己搞的这些研究,时间基本上都是以年来算的,万一出点什么事,那就是好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,谁也不想看到这种局面。

    他还特意跟在海市工作的朋友打听过这个徐家村,村子人不多,但凶名在外,二流子都是绕着走的那种。随后就是徐家村老村长跟徐栋梁两人给他印象不错,虽然看起来五大三粗很是凶猛,但都是明事理讲道理的人。

    这笔交易,各取所需,不亏。

    采样结束之后,接下来也没什么事情,一路上几名学生那好奇的模样余教授都看在眼中,当即就大手一挥让他们自由活动,一小时后集合回去。

    四名学生闻言欢呼雀跃地四散而开,寻找看起来好说话的渔民聊天,还亲自上手体验了一把挖泥虫、抓跳跳鱼的感觉,一个个都觉得新奇得不得了。余教授则一人一脚深一脚浅地回到岸边,找了个阴凉位置坐着,恰巧就坐在徐安隔壁。

    “余教授下午好。”徐安礼貌地跟余教授打着招呼。

    “你是?”余教授语气中带着些疑惑,眼珠子跳动了几下,似乎想起来了,朗声回道:“你是徐家村的是不是,我记得昨天见过你,老村长给介绍过,你是叫做……徐安……是不是?”

    不愧是当教授的,昨天场面那么乱,介绍的时候又吵杂,相互认识后就没有再说过话,这种情况都能记得徐安的名字,看来记忆力不行的人当不了教授啊!

    “对,我就是徐安,老村长是我二爷爷。”徐安说罢略带好奇地问道:“昨天不是已经采样了么,怎么今儿又来了?”

    “闲着没什么事,就带学生过来逛逛。养殖他们是见多了,这看渔民抓跳跳鱼还是头一回,一个两个都感兴趣得很。”余教授像是被徐安这一句话打开了话匣子,开始絮絮叨叨说起跳跳鱼滩涂养殖的事情,听得徐安云里雾里完全插不上嘴,只能通过不停点头表示自己在认真听讲。

    余教授说了一会,似乎也发现徐安一脸蒙圈,完全听不懂自己在讲什么且还有点昏昏欲睡的表情,顿时就停止了这个话题,开始询问起前海镇相关事宜起来。

    说着说着,余教授就说到前面那片滩涂的异常。

    “……刚走到那边去看了一下,越靠南的地方海生物越少,这种情况挺异常的,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让学生们采了样,回去好好研究。”

    南边?徐安抬头看向南边那片区域,那边的地形构建筑群体一一浮现在徐安脑海中:“那边是大棚种植区,再过去点是个造纸厂,再往后就是村子了。”

    “造纸厂?”余教授脸上表情严肃了起来:“怎么没听老村长说这事。”

    “这造纸厂是好多年前的了,早些年就废弃不用了,就剩下几个光秃秃的厂房在那里,相当于一片荒地。”徐安简单地解释道。

    听完徐安的解释,余教授脸上那紧张的神情稍稍缓和了下来。就是说嘛,怎么可能是工业污染呢,工业污染那影响可没这么小,看来那片滩涂的异常跟这个没啥关系。

    随后,余教授似乎陷入了对这滩涂异常的种种猜测中,聊天的时候有一搭没一搭的,经常半天都不回一句话。见此情况,徐安也就没有继续跟余教授搭话,而是戴上了手套,走下滩涂中,继续未完成的跳跳鱼捕捉大业。

    自己出来的时候可是说过,晚上要给他们来一碟亲手抓、亲手处理、亲手烹饪的,香喷喷的香煎跳跳鱼,这可不能食言。

    刚走到李信东身边开工,余教授手下的一名学生朝着李信东快速走近,脸上带着讨好地笑容开口道:“叔叔你们好,我能在一旁看你抓跳跳鱼不?”

    叔叔?

    李信东和徐安两人手中动作同时停滞,相互看了对方一眼,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的神色。随后两人缓缓直起身,抬头看向那名学生,异口同声地问道:“你刚刚是在叫我?”

    第158章 聊个十分钟的

    对面一番诚恳的道歉之后,徐安两人原谅了这人无伤大雅的冒失行径。随后,徐安作为一名菜鸟却摆出了老鸟的姿态,教导这名学生怎么捕捉跳跳鱼。

    怎么说呢,有些天赋是与生俱来的,譬如徐安,在李信东的悉心教导下,一个多小时也就捕抓了七条小的可怜的跳跳鱼。这名学生,在徐安这个菜鸟界都算得上业余选手的教导下,短短十分钟逮到了三条膘肥体壮的精品跳跳鱼……

    于是乎,这名颇有天赋的学生,在徐安的指挥下快乐地抓起了跳跳鱼来,半小时就抓了将近一斤。而这些跳跳鱼毫无疑问的,全都落入了徐安与李信东两人的鱼篓子中~

    既然人家出了食材,徐安便邀请这名学生前往自家吃饭,但被拒绝了。出门之前,余教授就给他们交代过,不能随意离队,不能接受村民们的赠予,更加不可以随意前往村民家中吃饭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徐安也就没有勉强,只是为其感到惋惜,这么美味的当地特色美食,这人是吃不到了。

    虽然徐安两人跟这人差了将近五岁,但勉强来说也算是同辈人。徐安上辈子也读过大学,因此交流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。抓跳跳鱼这半小时不到的功夫,徐安就将这人的底细给摸了个干净。

    这名学生叫做黄炎,是因为喜欢大海,所以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报考了海洋类的大学。本科做一个课题的时候,恰好跟余教授的研究方向相似,就厚着脸皮找余教授请教,一来二去的就熟络了起来,余教授对他的学习能力很是满意,在知道他有考取研究生的打算后,就询问了他的意见,将他收归门下了。

    李信东在一旁听着徐安跟黄炎两人聊天,越听越觉得惊讶,等两人交谈完毕后,李信东终于忍不住开口了:“你读的是海洋养殖专业,这个专业出来后好就业吗,工资高吗?”

    “怎么不好就业,别的不说,我老师手下带出来的研究生,每年都是抢手货,基本没毕业就预定好单位了。”黄炎说罢环顾了四周,伸手指向一名瘦瘦高高的男生:“这是我师兄,前两个月就跟老家的渔业部门签好了合同,毕业后直接回去工作,主要负责给当地的水产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这位,是我们的大师兄。”黄炎指向一名跟渔民有说有笑的憨厚男子:“这位师兄研究生期间决定加入老师的研究团队,现在就跟着老师做研究。”

    黄炎一连将除自己外的三人就业去向全都说了一遍,随后嘿嘿一笑:“我虽然才刚跟着老师一年,但现在也有好几家大型公司联系我,希望我毕业之后能去他们公司工作。现在国内非常缺乏海洋养殖类专业人才,海洋这么广袤,要是能将其跟土地一样开发成农田,那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造福多少代人啊!”

    徐安对此虽然也有些感慨,但他对海洋养殖不是很感兴趣,事业上注定也不会往这边重点发展,因此听完后只是觉得这想法很了不起,就没有下文了。

    但李信东听完这些话,无疑是遭受到了十八级飓风,将他的认知卷得支离破碎。他虽然生活在海边,经常跟大海接触,且现在还是以大海维生,但他从来没有想过,原来还有海洋养殖这种专业……

    “黄炎哥,海洋养殖专业是属于文科还是理科,像你学校的报考分数线是多少啊?”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,但李信东还是询问出口了。

    “理科偏多,文科也有但是很少。分数线的话,今年文科是601分,理科598分。”黄炎思考了片刻之后回答道。

    嘶!这个分数,徐安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知道余教授跟四名学生厉害,但不曾想过,居然这么厉害。这个录取分数,学校妥妥的是985或者211啊!更大的概率,这所学校既是211又是985,双一流学校。

    这个分数,失敬,告辞!

    徐安对自己非常有自知之明,除非在重生之前,自己将高考所有科目的试卷答案全都背了下来,且背得滚瓜烂熟那种,不然就算将他脑子给榨干,两辈子都不可能考到这个分数。

    李信东听到这个分数后,整张脸就垮了下来。按照他今年的分数来算的话,距离601分差了一百五十多分,一门主科的分数啊!

    又闲聊了几句之后,黄炎看时间差不多到余教授说的集合时间,跟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之后就离开了。徐安跟李信东两人继续抓着跳跳鱼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不是黄炎的运气传到了锄头之上,徐安接下来捕抓跳跳鱼的时候顺利了许多,至少抓到的跳跳鱼是正常大小了。

    最终忙碌了一下午差不多三个小时的时间,徐安这边收获了一斤八两的跳跳鱼。一斤是黄炎捕抓到的,剩下八两才是徐安的真实水平。

    这收获还不错,原本打算做一盘香煎跳跳鱼的徐安改变了主意,打算再加一个清炖跳跳鱼。

    跳跳鱼的内脏是很干净的,大部分海市人民自家烹饪跳跳鱼的时候,都是清洗干净之后直接下锅。不过徐安不太能接受这种做法,还是给每条跳跳鱼都开膛破肚处理干净。接着便是用粗盐腌制十分钟后再清洗干净,这在后面煎制的时候能保证鱼的完整性。

    热油下锅,将跳跳鱼两面煎至金黄,像是给其穿上一件金黄色的外套为止,随后加入调料以及姜葱蒜便可起锅,一道香气四溢、美味酥脆、外焦里嫩、骨头都能嚼吧嚼吧吞入腹中的香煎跳跳鱼便完成了。

    随后的清炖非常简单,将刚刚煎好拿出来备用的跳跳鱼放入锅中,加入开水烹饪两分钟后再将豆腐加入,小火炖上三十分钟,撒上葱花后,一锅乳白色的浓香的清炖跳跳鱼豆腐汤便出锅了。

    这一顿跳跳鱼大餐不管是徐安跟徐奶奶,还是徐康徐乐两人全都吃得心满意足。但如果有下次,徐安会选择去市场购买,而不是自己捕抓,费时间不说还费腰啊!

    海市大酒店。

    回到酒店洗漱后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,余教授打算带着几名学生去吃吃海市当地的特色菜,刚走到楼下,就被一名大腹便便的男子给拦住了。

    “余教授,方便耽误您十分钟的时间谈一下滩涂开发合作的事宜吗?”男子说话非常客气,脸上笑容也很是真诚。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,这人都亲自找上门来了,那就听听他想要怎么合作吧。

    余教授点头同意了该男子的请求,让四名学生先过去餐厅那边点餐,自己稍晚一点到,便跟着男子落座在酒店大堂的咖啡区坐下。

    “余教授,久仰大名啊!”男子没有直接进入正题,而是开始唠叨道:“我是前两年跟了个师傅,开始做鱼贩子生意,将滩涂上渔民们的收获收购贩卖给海市各大酒店各大餐馆,算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得。这些年,我经手最多的就是跳跳鱼,你看这鱼长得丑、又小、还难抓,居然有水中人参的称号。最便宜的时候也要三十八块一斤,贵的时候能卖到上百块一斤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,服务员端着咖啡过来了,男子停下了讲述,端起咖啡小抿了一口,润了润嗓子才继续往下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一年我看着这鱼售价高达一百多块,我就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啊!但这个价格谁也不知道能维持多久,什么时候恢复原价,我就拿着喇叭走街串巷告诉大伙,今年跳跳鱼价格特别高,大家有空就赶紧下海去抓,不论大的小的我这边全都收。那一年的前海镇大大小小的滩涂,几乎都挤满了渔民,全都在抓这个跳跳鱼。”

    唉——

    男子忽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神色间充满了遗憾。

    “滩涂上的跳跳鱼再多也是有限的,第一天的时候我收了整整上千斤的货,算是大赚了一笔;第二天就只有六百斤;第三天或许是人多了,有八百斤;第四天便遭遇了滑铁卢,一共就收到了两百斤,随后每天越来越少,鱼也越来越小;那个价格一直持续了半个月,但最后我每天收到的鱼都不到百斤,一部分收回来的跳跳鱼连尾指一半的大小都没有,眼睁睁地错过了这次发财的机会……”

    男子陷入对往昔的追忆中,并没有注意到坐在对面的余教授眉头已经微微皱起,双唇紧闭,眼中露出了一丝不悦。

    “……那之后我就在想,虾能养殖、鱼能养殖,就连王八都能养殖,那跳跳鱼呢,是不是也能养殖?我就开始不断了解这方面的资料,不断咨询查阅,最终了解到余教授您。”男子视线从远处收回,落在了余教授脸上。但余教授身前那杯咖啡雾气太大,让男子看不清余教授此刻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经过了这么些年的了解,我已经知道跳跳鱼是可以养殖的。知道后我就一直在等,在等一个机会,能在前海镇搞跳跳鱼养殖的机会。没想到我还真的等来了,等来了余教授您!”

    追忆完毕,男子话锋一转,终于转入了正题。

    “不知道余教授您这边觉得我这个想法是否现实,有没有合作的可能,资金这方面我想办法解决,余教授您只要提供技术支持,偶尔过来看一下就行了,不知道余教授您能否接受呢?”

    余教授不慌不忙地握住咖啡杯的提手,举到唇边却没有喝,那雾气径直往上,给眼镜蒙上了一层白雾。

    “听起来似乎不错,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决定下来的,需要时间好好考虑。”余教授的语气非常平静,没有丝毫的起伏,彷佛是一个ai机器人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,那是那是,是我太心急了,余教授说得对,确实要好好考虑,哈哈!”男子笑着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,随后从上衣口袋中取出了一张名片递给了余教授:“这是我的名片,余教授您考虑考虑,考虑好了随时联系我。”

    放下咖啡杯,眼睛上的雾气渐渐散去,余教授定睛看向手中刚接过来的那张名片——永茂渔业公司,严永茂,联系电话158xxxxxxxx

    “知道了,感谢您请的咖啡,很好喝。”余教授看了一眼手表:“已经十二分钟了,我还有事要忙就先离开了。”

    说罢,余教授礼貌起身离去。严永茂看向对面余教授座位上的那杯咖啡,分毫未动。

    “对于一名教授来说,我开出的条件果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啊!”严永茂脸上没有丝毫的气馁,左手托着下巴,右手食指在桌面上画着圈圈:“也不知道徐家村那边开出了什么条件,能将余教授吸引到前海镇来呢?或者是,不是我的条件没有吸引力,而是方式不对?”